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走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 看山东高质量发展|高楼上盖大棚,西红柿|每日快播

来源:农村大众    时间:2023-04-12 04:12:49


【资料图】

“天空农场”里的西红柿。

大棚盖在楼上,农场建在天上,如今这在济南市长清区已经不是新鲜事。

4月10日下午,“走齐长城文化体验廊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济南市长清区。在长清区国舜集团绿建低碳和钢智能科技示范产业园内,乘坐电梯到达五楼,一座智能化、高科技“天空农场”出现在眼前,里面一颗颗圆滚滚的西红柿挂满枝头。

这里的“普罗旺斯”等品种西红柿采用无土栽培,置于保水、透气的椰糠槽中的西红柿,仅靠一根细细的管子精准供给水肥。“天空农场面积30亩,采用周年栽培的方式,亩产6万斤,是普通温室大棚产量的2倍以上、普通农田的20倍,这30亩空天农场的效益相当于220亩传统农业的产出效益。”山东国舜集团天空农场高级农艺师王成增说。天空农场引进的是荷兰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全面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智能调温、遮阳、浇水、施肥,真正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顶部及周边全部采用漫散射玻璃,几乎没有阴影遮挡,确保光照的最广角度、最全范围,激发作物最大的光合潜力。

高级农艺师王成增介绍天空农场情况。

“这是全国首个、最大的空天设施农业,距离地面18米高度,虫害低,质量好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实现作物的高效种植,填补了国内屋面设施农业的空白。” 王成增说。智能工厂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直接输送到温室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被吸收,促进根系发育,助推“农业产业化+工业智能化”深度融合,是探索工业园区内碳中和的新路径。

“这座天空农场可以水肥一体化精确施肥施水、节肥节水;基本上不打药,所以说农药的残留几乎为零;散射玻璃日光柔和,全封闭的天窗避免了虫害侵扰;而且远离地面,温度和湿度更容易调控;而且产量高,口感更好,天空农场的高智能化带来了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来自荷兰的技术负责人皮埃尔·贝尔介绍了天空农场的优势。

天空农场里的西红柿即将成熟上市。

而在天空农场的下面,正是国舜建设集团的钢结构生产车间,这一模式在零碳园区建设、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项目占补指标平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新探索,在园区内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计划打造三个‘国内首个’示范园区,分别是国内首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国内首个零碳智能工业示范园区、国内首个钢结构绿色健康建筑示范园区。”山东国舜集团副总经理冯超表示。一产即发展空天设施农业, “二产”是建设桥梁、船舶、房屋建筑等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成套设备的加工、生产、租赁销售;“三产”则是打造旅游工厂,展示创能、节能、储能、智能和培训体系,让钢结构超低耗能建筑成为示范。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