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遵义市播州区洪关苗族乡牢牢扭住党建引领“牛鼻子”,以“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创建工作为抓手,选派3名乡领导班子成员为“红星指导员”,到村进组提思路、出点子,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励志积分”不打烊乡风文明人倍忙
【资料图】
洪关乡小坝场村堰塘组围绕文明乡风建设这一主题,以“励志积分”制度为抓手,结合市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工程,积极推进“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创建工作。
“第一次担任红星指导员,我也摸不准脉,只能去堰塘组多走多看多想,没想到还真让我发现一些问题,作为亮点的‘励志积分’作用效果发挥不够明显,我打算从这一点入手开展工作”。对于如何扮演好红星指导员的角色,洪关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小坝场村红星指导员罗立秋谈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开展“励志积分”活动之初,的确提升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但由于获取方式单一等原因,“励志积分”逐渐失去了效应。为了真正让“小积分”成为撬动乡村治理的“大能量”,罗立秋带着管事组的成员不断地走访群众收集意见并将意见研讨归类,明确改进方向,让“积分”获取方式更规范、管理制度更有效,兑换比例、次数、奖品更合理,全新版本的“励志积分”再次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
群众事情群众议志愿服务显威力
“明天九点,请大家在孟家寨门口集合,我们争取用一个上午把排洪沟清理出来。”
“最近防火是重点工作,明天九点请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在村办公室集合巡山,辛苦大家了。”
“想要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像以前一样‘干部使劲干,群众旁边看’是行不通的,最关键的是要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事情群众议,群众出力群众办。”洪关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孟家寨组红星指导员杨兴亮带着这个思路来到了孟家寨组。
为此,杨兴亮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将志愿服务队伍整合,以红星管事组为主体重新打造了一支20人左右的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一边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一边以志愿服务成果吸引群众自觉参与的良性循环。
“现在组内哪里有问题,志愿服务队就去哪里,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不花钱不费力,自己解决问题又放心。”志愿服务队队员梁廷艳说。
“六〇调解七〇跑”和谐发展矛盾少
洪关乡联心村堰坎组在家群众15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0多人,组内天乐院广场因常年无人打理已经闲置已久,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洪关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联心村红星指导员龚剑通过实地走访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根据年龄将红星管事组分为“六〇”与“七〇”两个组,“六〇”组负责调解矛盾,动员群众集中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七〇”组负责谋划产业,找路子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龚剑带着“六〇”组开群众会,仅用2天的时间就动员群众将闲置已久的天乐院广场清理了出来,同时还组织成立了联心村堰坎组老年协会,不定期在天乐院广场开展象棋、乒乓球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让天乐院广场成为群众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龚剑深知,只有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才是关键。为此,他结合实际,带着“七〇”组成员到处参观考察学习,最终选择以发展辣椒产业为堰坎组的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村民种植后顾之忧。今年,联心村堰坎组种植辣椒近200亩,人均收入预计增加2000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何艳 赵双庆
编辑 吴浩宇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